近日,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部署节水型园林绿化建设,在全市范围内落实绿地科学灌溉和雨水收集利用等多项节水措施,并发布最新版“适宜北京地区节水耐旱植物名录”,包括乔木、灌木、草本、藤本四大类161种优良节水植物将成为节水型园林绿化建设“主力军”。
近年来,北京陆续实施了两轮百万亩造林建设,截至2019年底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%。在绿色越来越多的同时,北京也更加注重将节水理念在绿化建设中进行体现,做到从栽植到养护,节约好每一滴水。
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,是节水型园林绿化发展的关键。记者了解到,纳入最新版“适宜北京地区节水耐旱植物名录”的161种植物以北京乡土植物为主,充分考虑了其在节水耐旱能力、观赏性、生长表现等方面的挖掘潜力。这些植物今后将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被广泛种植,并与乡土宿根地被植物组合,结合园林绿化废弃物对林下裸露地表进行覆盖,减少灌溉次数和水土流失。
另外,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和后期养护中,全市各区将根据天气情况、土壤条件、植物特性、植物需水量等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科学灌溉方案,并通过对现有节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,进一步加大喷灌、微灌、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的应用力度。
此外,全市各区园林绿化在用水上注重“开源”“节流”。“开源”的一种方式即加大雨水收集利用,在绿化建设中科学配置节水设施,同时结合实地建设,力争将雨水消纳在绿地中。加大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应用是“开源”的另一方式,据了解,城六区公共绿地使用非常规水资源灌溉比例将不低于50%。在“节流”方面,全市各区绿化建设部门将加强灌溉区域巡查力度,力争杜绝出现雨天灌溉、“跑”、“冒”、“滴”、“漏”、绿地水汪汪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,如发现将及时处理,并对灌溉设施开展检查检修。